113學年度 第二學期 緊急傷病演練
(一)哈姆立克法:
一、輕度異物哽塞:傷病患可能會有兩手掐住脖子、不斷咳嗽的徵候。
(一)立即詢問傷病患或家屬「病人噎到了嗎?」。
(二)鼓勵傷病患咳嗽,絕不要去干擾傷病患自發性的咳嗽和出力的呼吸。
二、重度異物哽塞(傷病患清醒):
傷病患咳嗽聲音逐漸微弱或沒有咳嗽、呼吸更加困難或不能呼吸、吸氣時有高頻率的雜音、發紺、不能說話或全身軟弱,可能會有兩手掐住脖子的徵候。
(一)立即詢問傷病患或家屬:「傷病患噎到了嗎?」。
(二)若傷病患點頭表示或無法發出聲音時,應立即在傷病患後面使雙腳成弓箭步, 前腳膝蓋置於傷病患胯下,上半身靠近或貼緊傷病患背部以穩住傷病患。
(三)一手握拳(大拇指與食指形成之拳眼面向肚子)放於上腹部正中線,位置於肚臍上緣,另一手抱住放好之拳頭,若無法實施腹部推擠應考慮胸部按壓,例如:懷孕後期或肥胖者。
(四)雙手用力向傷病患的後上方快速瞬間重複推擠,且隨時留意是否有異物吐出,直到傷病患意識喪失或異物被排除為止。
( 二 )心肺復甦術:
1.叫-呼叫病人、拍打雙肩,評估意識,確認反應及呼吸。
2.叫-求救:高舉雙手呼救,請他人打119與拿AED(小於8歲先急救再求救)。
3.C-胸部按壓位置:胸骨柄下半段、兩乳頭中間,單手掌跟或雙手交叉相扣,下壓胸廓1/3至1/2(約5公分),按壓速度100-120下/分鐘,至少做五個循環2分鐘。



113學年度 第一學期 緊急傷病演練
(一)流鼻血:
1.讓患者安靜坐下,頭稍微向前傾,勿平躺或頭後仰,以防鼻血倒流而嗆到。
2.以拇指和食指直接壓住鼻翼5-10 分鐘。並鬆開衣領,以口呼吸,以保持呼吸通暢。
3.於額頭、鼻部冷敷。
4.給予安慰,使勿驚慌,以免血流量加大。
5.如十分鐘未止血;應速送醫。
6.需注意是否有外力撞擊情形,若幼兒哭鬧不止、嘔吐或意識不清,代表創傷可能還包括頭部的撞擊、甚至顱骨骨折,即使鼻血止住,仍應緊急送醫治療。
(二)運動傷害與扭傷:
1.休息(Rest)-應立即停止受傷部位活動。
2.冰敷(Icing)-受傷後 48 小時內應進行冰敷。
3.加壓(Compression)-以彈性繃帶包紮固定 (自肢體末端往近端採螺旋 狀包紮)不可太鬆或太緊,太鬆無效易脫落,太緊肢體末端會腫麻,妨害血液循環。
4.抬高(Elevation)-患部抬高(高於心臟),以促進血液回流,避免腫脹。
(三)燙傷:
1.沖:於傷口上方使用流動水冷水沖洗 15~30 分鐘,沖水時要預防失溫。
2.脫:於水中緩慢除去衣服,如異物緊黏皮膚上,須等衣物泡軟後慢慢移除。
3.泡:於冷水中持續浸泡30分。
4.蓋:覆蓋乾淨布巾,不塗抹任何東西。
.jpg)
.jpg)
.jpg)
112學年度 第二學期 緊急傷病演練
活動成果紀錄:
(一)流鼻血
.jpg)
(二)心肺復甦術
.jpg)
.jpg)
112學年度 第一學期 緊急傷病演練
活動內容:
活動成果紀錄:
(一)心肺復甦術
.jpg)
(二)熱痙攣:
.jpg)
(三):骨折
.jpg)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