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學年度 第一學期
米羅主題活動_米羅好好玩
.和孩子一起認識我們的班級老師、環境,搭配照片介紹,練習簡單的口語表達。
.透過照片認識幼兒園裡常出現的人物,隨著教師節的到來,孩子們思考自己想感謝的人,專注地製作感謝卡並在創作中展現想像力與手眼協調的能力。讓孩子體驗表達謝意的方式。

.我們是消防隊、警察,準備出動了!。
雨果主題活動_馬利筋
.觀察小種籽並學習辨識與命名種子的形狀。藉由視覺、觸覺與嗅覺等感官探索馬利筋的種子,帶領孩子觀察馬利筋種子在培養皿中的變化。
.孩子們創作與家長一同準備的小盆栽並在過程中探索、享受創作的樂趣。小小照顧員持續觀察種子的生長變化,學習以細心、關懷的態度愛護動植物。
.孩子能仔細比對圖卡,耐心調整積木方向,專注完成作品。
奧斯卡主題活動_毛毛蟲的食草
.在花園的觀察活動中,孩子們帶著好奇心去探索毛毛蟲的食草世界。他們逐漸發現,不同的毛毛蟲只會選擇特定的植物來進食,這樣的現象讓孩子們引發更多的討論與思考。
.我的爸爸運動有用「啞鈴」。
.阡插馬利筋,這是花斑蝶幼蟲的食草。
.透過圖片與實際觀察,運用水彩與蠟筆完成馬兜鈴作品。

諾貝爾主題活動_馬利筋
.孩子們在校園各處尋找馬利筋的蹤跡,觀察後安排分組討論,讓孩子思考什麼樣的環境最適合馬利筋生長。透過繪圖與符號記錄來表達觀點,將陽光、空氣、水、泥土與肥料等元素以圖像方式呈現。
.點點點...點畫出黃色小花。
.幼兒們表達想要擁有一片屬於「諾貝爾班的馬利筋」。於是邀請專家進班透過示範及解說,並依興趣分成「水耕、土扦、種子、先水耕再土耕」四組進行。
.開心的和同學分享、解說作品。
113學年度 第二學期
米羅主題活動_我長大了
.找一找?這是誰?孩子們會觀察自己或同學的小時候照片,藉由這些照片來進行互動和探索,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誰。

.和同學分享書裡的美味食物。
.認識五官的位置,和同儕一起運用大自然素材進行五官鋪排。
.透過性別海報的學習,引導孩子認識身體的部位、功能及其特徵,並學會以簡單的口語表達需求與好惡來保護自己,從中知道身體的哪些地方是不能被碰觸的。

.黏土捏一捏,用力蓋上小手印,再用一些貝殼裝飾。
.認識五官進而了解口腔構造及牙齒功能,製作蛀牙海報及健康牙齒模版,引導孩子將健康牙齒模版貼上海報。
.觀察扮演區裡的廁所有什麼,引導孩子運用口語表達自己想上廁所的需求,以及不小心尿濕了可以怎麼做。
.好長好長的火車。
.結合歌謠《摺棉被》,示範摺棉被的步驟,一邊唱歌一邊模仿,學習如何將棉被攤平、對齊、摺疊。
.透過著色用具將孩子們分為:彩色筆、顏料、黏土三個組別,孩子們運用毛根、彩帶、毛球...等素材,創作出屬於自己的「彩色怪獸」。

.運用手偶或棒偶講故事。
.穩定小手、高專注力將積木疊高高。
雨果主題活動_毛毛蟲
.和孩子一同到蝴蝶園踏查,在踏查時,有孩子發現了枯葉蝶幼蟲以及玉帶鳳蝶鳳蝶的幼蟲。
.jpg)
.利用六型六色組合成火箭。
.jpg)
.在踏查的過程中,孩子們發現葉子的背面有卵,孩子們表示想要將卵帶回教室觀察,每天觀察、拍照並記錄,透過討論與實驗,探討卵適合的生活環境。
.好長好長的溜滑梯 !
.帶著孩子搭上探險小火車,一起去了小操場、奧斯卡班後面的小花園、溜滑梯與沙坑、馬利筋花園、蝴蝶園... 孩子們仔細觀察並思考這些地方適合毛毛蟲生長嗎?
.孩子觀察圖片中的線索,並拿取正確的素材擺放在鐵盤上完成與圖片相同的作品,在過程中認識基本的顏色與形狀。
.孩子們發現蛹因為地瓜葉枯萎而垂落到地上,可能影響蝴蝶羽化,大家便合作想辦法,將蛹固定在保麗龍和網子上,避免蛹掉落受損。
.剛開始孩子會選擇喜歡且簡單的拼圖,隨著練習次數增加,漸漸能挑戰更多片數的拼圖逐漸進步。
.孩子們分享「扮演很好玩!」並提到從中更能理解毛毛蟲在生態環境中的處境與牠所面對的危險。

.我會蓋房子。
.你想聽什麼交通工具的聲音? 我來點給你聽。
奧斯卡主題活動_毛毛蟲
.透過照片辨識毛毛蟲、卵出現的位置是葉子的上下前後哪個位置,並將照片貼於海報上紀錄。
.透過圖卡提示,使用夾子夾出圓球,排出顏色序列的毛毛蟲。
.利用黏土結合扮演區,透過插花、自然素材營造花園,吸引昆蟲來。
.幼兒們將自己的發現畫進空白繪本中。透過團體討論,創作出屬於自己組別的觀察記錄,並與其他組分享成果。
.透過繪本《好餓的毛毛蟲》,孩子們開始對毛毛蟲的飲食產生興趣並摘取了小白菜、高士佛澤蘭、馬纓丹及馬利筋的葉子來餵食紋白蝶的幼蟲。
隔天觀察,發現小白菜被吃光了,孩子們便推測紋白蝶幼蟲喜歡吃小白菜。
.透過水彩創作出與毛毛蟲相關的作品。
.png)
.孩子們將問題畫下來請教專家,並以圖像方式記錄下來,實際依照專家的方法操作。
.孩子在搭建積木的過程中容易傾倒,卻有不敗的精神不斷挑戰,經過老師的引導,孩子成功疊出30樓高。
.當孩子們將毛毛蟲放回花園並再次前往觀察時,因連日降雨,花園雜草叢生,毛毛蟲的家變得空空的。於是孩子開始討論並分組進行剪貼、塗畫及立體構成,發揮豐富想像力,打造一個安全又舒適的環境。
.拍動翅膀的蝴蝶。
.我們用小立方積木做出了我們想像的東西。
諾貝爾主題活動_共融蝴蝶園
.在維護環境時,孩子觀察到了馬利筋上有好多的蚜蟲和介殼蟲,並在團體討論後,嘗試使用辣椒水、肥皂水、柑橘皮水來解決蚜蟲。
.孩子從家中蒐集生廚餘到學校,從活動中體會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的重要性。幫助幼兒理解透過自然分解讓廚餘在自然中的循環。
.比一比,誰先找到字卡上的字。
.孩子以小劇場的方式演繹昆蟲與植物的共生關係。
.鼓勵孩子思考如何讓生物和平共處,經過討論後決定在花園的一隅進行實驗,種植薰衣草與蕎麥,觀察這些植物對昆蟲間互動的影響。
.沿著設計的輪廓釘上小釘子,釘子的間距應該均勻,並且要牢固地固定在木板上。
.經過討論與規劃,孩子們一起做出稻草人、掛上反光CD片來驅趕麻雀...
.搭建房子的過程中,連接處容易倒塌,可能是支撐不足或連接方式不夠牢固,與孩子討論後,決定增加支撐點、調整積木的排列方式,調整結構後更加穩固了。
.小小解說員練習,介紹我們的蝴蝶園。
.敲敲打打木工區。
.看圖說故事,每個人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113學年度 第一學期
米羅主題活動_米羅好好玩
.在米羅點點名中認識了自己的頭像,並邀請孩子簡單的自我介紹。

.觀察拼圖的圖案且從中找到相對應的圖塊並完成拼圖。
.在活動前開放讓孩子自由探索不同的學習區,覺察自己喜歡做的事,並選擇想要玩的學習區,從操作中覺察器材的操作方式。

.透過繪本「洗洗手,熊貓先生」,一起討論了細菌的危害,並在遊戲中引導孩子尋找細菌可能存在的地方。
.請孩子一起將對應顏色的蔬果圖卡歸類,並練習說出蔬果的顏色和名稱。
.jpg)
.準備牙齒模型與牙刷,示範如何刷牙、握牙刷的方式,並認識上、下排牙齒。
.我是小小醫生。
.如廁練習、認識學校裡好玩的地方,也從中引導孩子在遊戲中需注意的安全事項。
.繪本欣賞。
.用麻繩排出不同形狀的軌道,孩子們扮演飛機,沿著麻繩軌道一一排隊行進並從中學習在隊伍中保持適當的距離。

.我的黏土怪獸。

雨果主題活動_馬利筋
.帶領孩子觀察校園中哥哥姐姐種植的馬利筋,並以口語表達自己所觀察到的自然訊息,再以簡單的線條紀錄圖像訊息。

.透過討論覺察馬利筋成長過程,並實際到校園中選擇適合種植馬利筋的地方,如何整理才能讓馬利筋有個乾淨的家呢?
.利用積木製作花園裡會使用到的工具。
.每天實際到花園照顧馬利筋,在實際照顧馬利筋的過程中觀察、探索,並發現問題。
.我們一起組合積木、一起玩角色扮演。
.巧遇蚯蚓,蚯蚓是幫我們鬆土的小幫手哦。
.彩色柵欄排一排。
.好多蚜蟲啊! 可以用水彩筆清除馬利筋上的蚜蟲。
.練習小手用力壓夾子,回家幫忙晾衣服。
奧斯卡主題活動_米
.透過繪本「米從哪裡來」,孩子從中覺知原來市場和超市的米是從水稻田中長出來後,才會送到市場或超市,老師也實際帶孩子到水稻田中實際探索,請孩子將觀察用圖像記錄並分享。
.透過繪本「跟著飯糰去插秧」運用不同的素材創作秧苗,並模仿農夫插秧。
.用積木蓋房子:運用積木往上堆疊,覺察圖片的圖像,並嘗試模仿搭建。
.認識不同品種的米並觀察米的特徵。
.在學習區裡用輕土製作稻田裡的東西?
.介紹糯米做成的冰心月餅、並分享月餅的口味。
.小小建築師。
.分享用糯米製作湯圓和年糕的過程。
.我是小廚師。
諾貝爾主題活動_夢想蝴蝶園
.小小蝴蝶園:利用透明片或鬆散素材的鋪排,創作出心中的小小蝴蝶園。
.一起討論怎麼營造舒適的蝴蝶園,並畫出構想圖。
.堆疊高手:能依照挑戰卡上的圖示將積木堆疊出來。
.確定蝴蝶園的詳細設計,確保設計圖的可行性和完備性後,利用各種藝術媒介,發揮想像與同儕一起分工合作製作蝴蝶園的3D模型。
.六型六色萬花筒。
.大家分工合作一起完成蝴蝶園的基礎設施建設、邀請家長協助鬆土工作。
.串珠:幼兒透過不同序列串出獨一無二的手鍊或項鍊。
.分組進行製作介紹牌,讓幼兒到花園裡擺放。

.小小畫家:在創作中能夠自由的運用顏色和形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。
112學年度 第二學期
米羅主題活動-毛毛蟲
介入歷程分享邀請孩子透過圖片表達所看到的人事物,觀察孩子能踴躍分享,從中延續孩子的舊經驗與新經驗的探索發現。
課程中孩子發現,討論這種毛毛蟲的特徵及其有無毛、有毒無毒,加入美感活動,一起來佈置毛毛蟲的家。
藉由繪本「超級蟲蟲」,孩子們從故事內容以及書中各種小動物的圖片來辨識牠們的情緒,也發現了原來鳥類會攻擊毛毛蟲。
雨果主題活動-絲瓜
享受美食之餘,我們還需要了解絲瓜的營養價值以及飲食均衡的重要性。了解每天應該攝取的份量才能達到營養需求。
.png)
每日照顧絲瓜,發現主蔓葉子枯萎,孩子們決定利用剪刀修剪枯葉以及太大的葉片。
(282).jpg)
採收絲瓜發現瓜仔上被害蟲入侵。
老師向幼兒說明絲瓜和蒲瓜的不同。
奧斯卡主題活動-蝴蝶
探究幼蟲、蝴蝶死亡的原因後,孩子們漸漸能理解到昆蟲們的感受與需要(牠可能不想被關在這個籠子裡、
可能肚子餓了、可能身體不舒服,牠可能吃太飽不想動…)等各種原因,最後決定以解決問題的方向進行保護大作戰。
.png)
了解了食草與蜜源植物後,幼兒們對於照顧昆蟲們既期待又害怕。
出發到後花園、菜園尋找蝴蝶的卵,過程中孩子不僅會保護自身安全外,厲害的雙眼在葉片下找到了極小的卵。
透過兒歌《頭耳肩膀膝腳趾》,引導幼兒透過實際觀察蝴蝶認識蝴蝶的構造,並說說看蝴蝶跟人有哪些相同的構造、哪些不同的構造。
諾貝爾主題活動-主廚的餐桌
大家動起來將討論的內容與教室規劃轉化成了計劃表,並且依照自己的能力與喜好選配工作,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~親自動手打造一處舒適的用餐環境。
孩子透過活動了解廚師工作的辛苦和細節,不能有絲毫疏忽。回顧前一天的分享,請孩子依據廚師們的回覆內容,用圖像符號記錄。
藉由『洋芋片的實驗、加工品的實驗』與孩子們一同探究食物中隱藏的危機。
製作過程中,一分心就會燒焦,孩子們了解到除了調味外,掌握生熟度也是關鍵。







